新春走基层 | 从“小手艺”到“大产业”-新资讯

来源:中国县域经济报 2023-02-01 16:38:56

“我这个订单已经逾期十来天了,顾客非常着急,请赶快安排生产。”1月28日,河南正一产业有限公司业务经理秦方华,向车间负责人催赶一笔订单的生产进度。

走进河南省鹿邑县的这家化妆刷龙头企业,负责海外业务的秦方华给记者展示了手机里的两张截图,一张是自己设计的产品样式,客户很认可;另外一张是她和客户的对话,因为没能按时交货,客户态度不怎么友好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鹿邑县是“中国化妆刷之城”,全国95%的动物毛、85%左右的人造纤维毛产自这里。鹿邑化妆刷产业园入驻企业162家,年产各式化妆刷1.5亿套,年销售额突破130亿元,产品远销美、日、韩、欧盟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,已发展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领先的化妆刷生产基地之一。

​最近,鹿邑县的化妆刷和美妆订单快速增加。整个化妆刷产业园就有很多同类型企业,产业链关联的上下游企业就更多了。摆在大家面前的难题,首先是订单增加了,工人却少了。

和秦方华有着相同烦恼的企业还有不少。紧缺的用工现象,引起了鹿邑县政府的高度关注,大家都在想方设法为企业寻找工人。看到招聘信息,春节返乡人员和农闲时节在家的村民都纷纷报名。记者在车间看到,分到秦方华所在的企业有十多位新员工,在熟练工的带领下已经进入工作状态。

解了企业用人的燃眉之急,外贸单总算是有了着落。但秦方华又面临新问题,随着春节节日消费的拉动和直播带货的需求,国内的散单和小单也快速增加起来,面对市场竞争和新变化,秦方华做出了新尝试。

“我们推出了一套起就可以定制模式。”秦方华介绍。

一套即可定制生产。那这样的小微单谁来做?鹿邑一直有毛刷手工制作传统,经过多年发展,当地化妆刷企业带动全县相关产业经营主体达1000多家,吸纳本地农民就业6万多人。随着小微单的增加,很多农户在家里就可以完成初加工。

“化妆刷需要纯手工制作,我们把材料拿回家进行加工生产,然后再返厂。”鹿邑县生铁冢镇秦庄村村民晋小双说,最大的好处就是方便自由,一个月能挣三四千元。

随着小微单、柔性单增多,对于这座以尾毛化妆刷起步的县城来说,产业要升级,就需要更多引进人才。“大家都在全力以赴为企业招工,最近半个多月,开发区帮助引进新进员工1000多人。”鹿邑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、管委会主任郭涛介绍,今年县政府主导的“凤还巢”工程,还将积极鼓励在外务工成功人士,高学历人才返乡创业,为企业注入新生力量。

采访手记:采访中,记者在当地看到,市场恢复加快,货车穿梭,物流奔跑。听到最多的一个字,那就是“忙”,忙加班,忙订单,忙出货。一切看起来都在往好的、积极的方向发展,面对市场调整,需要改变的,绝不是仅仅是一家企业、一位企业负责人和一群工人;面对消费变化,未来乡村产业更要精细雕琢,长远谋划,既不能脱离市场,也不能远离农民。通过振兴、提升乡村产业,带动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增收。从“输出一人、致富一家”到“返乡一人、带富一方”,从“小手艺”到“大产业”,河南鹿邑县化妆刷产业正在上演美丽蝶变,形成就业扩容提质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互促互进的良性循环,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。(记者 李向东 通讯员 李小伟 蒋树林)

关键词: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