村里的菌子“CEO”周其芳:食用菌产业拓宽乡村振兴路

来源:天眼新闻 2023-08-21 01:57:40

刚下过雨的天气,依然闷热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汗水沿着人们黝黑的脸庞流下去,流入几乎已湿透的背夹里。

蚂蚁在林间小路上爬行,好像也想找个比较阴凉的地方。

昨夜被打湿的草,又晾晒干了。

连风都是热的。

只有在屋子里电风扇周围比较阴凉些。

周其芳领着工人们,来到树林间,开始一天的工作。

“立秋后,食用菌要及时补水,保证水分,下周就可以采收菌了!”8月14日,晨雾弥漫,沿河自治县甘溪镇雄水村一处羊肚菌种植基地,基地负责人周其芳踏进树林里的林荫小路,一股菌类特有的香气扑面而来,周其芳兴奋地掏出手机拍照记录。

八年前,周其芳还身在异乡务工,在一家食用菌种植基地做管理员。考虑到家乡贵州气候温暖湿润,森林覆盖率超过60%,水质优良,是最适宜食用菌生长的地区之一,于是利用多年学到的食用菌种植技术,周其芳决定返乡种植食用菌。

踏上返乡之旅后,周其芳回到雄水村,尝试发展10余亩地种植香菇、平菇,坚守初心,默默耕耘,第二年,并成立了沿河自治县洋睿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。

“现在已经扩大至100余亩,有竹荪、椴木香菇、茶树菇等品种。”周其芳对村里近年来的发展感到欣慰,“预计今年产量可以达到30余吨,产值可以达到两百多万元。”

通过不断探索种植模式,今年增加了30亩林下种植,用于发展竹荪、椴木香菇、茶树菇。

周其芳的食用菌基地的各种菌类,一茬接着一茬培植,周其芳已从村里菌子“CEO”变成菌子技术顾问,也带动周边村民慕名而来学习种植技术。

随着将食用菌生长环境“搬”到林下,务工人数也进一步增加,基地种植与采摘的时候,务工人数达到30多名。

“我和邻居已经在食用菌产业基地上班5年,每年增收上万元,如今,生活越过越好。”58岁的村民何立芬便是基地受益人之一,谈起村里发展起食用菌产业,她心里特别感激。

食用菌产业拓宽乡村振兴路。食用菌销量大、经济效益好,并且周期短、见效快。如今,周其芳的食用菌产量仍然供不应求,下一步,他计划带动更多县域内食用菌种植户共同发展,将家乡的山珍香飘全国。
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施平

编辑 田勇

二审 杨聪

三审 朱邪

关键词:

返回顶部